医学类实习报告

【精品】医学类实习报告4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学类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类实习报告 篇1为了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作风,树立“实践第一”观点,抛弃象牙塔光环,放下天之骄子架子,虚心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为了增强探索创新精神,增强为人民服务能力,保持真诚奉献社会情怀,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切实为广大群众服务;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锻炼,磨砺塌实肯干、艰苦奋斗品质,医学院赴白鹤社区实践小组自7月3日起投入到了火热实践中,实践理想,展现风采,回报社会。
实践小组共24名同学又分为7个小组,在白鹤社区及其周边6个医疗卫生服务站点实习。每个小组3~4个组员,有一个小组长带领,在一个站点实习2~3 天后,换到另一站点,这样依次轮转,整个实习为期10天。6个服务点分别是白鹤医院、丹顶鹤卫生服务站、丹凤卫生服务站、孔雀卫生服务站、儿童保健科和防治保健科。
白鹤医院实践同学主要在内科实习,他们为前来就诊患者提供最基本服务,如量血压等,同时做老师助手,有时也做一些护理工作。星期一有个中暑病人昏倒后前来就诊,我们一位同学协助老师参与抢救,及时有效地替病人缓解症状,为老师进一步治疗争得时间。还有一些老年病人往往行动不便,同学们就会上前搀扶,领他们配药,注射等。这些都得到了病人和家属称赞,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们无比自豪,因为这一点一滴都是为人民服务,是自身价值体现,是无私爱心奉献。
在丹顶鹤卫生服务站实习同学们为病人量血压、测体温,做一些基本护理,为他们解答一些日常生活健康方面问题等。通过实习,我们对医生角色有了更进一步了解,医生惟有具有技术、责任和爱心才能成为受患者爱戴和尊敬好医生,才能不辜负病人对医生期望,才能对得起病人把生命都托付给医生这种信任,才能对得起医生这个称号。看到现在这么多病人受慢性病折磨和一些不治之症,我感到医生们任重而道远,而这就是我们将来使命,是我们若干年后神圣职责。社区医生们和蔼耐心态度,细致认真工作为我们树立一个又一个好榜样,那天在丹顶鹤站,医生听到急忙前来家属说90多岁老人躺在家很不舒服,他急忙拎起医药箱,顶着烈日出诊,这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医德教育课堂。丹凤和孔雀卫生服务站也是为其邻近居民解决常见健康问题,同学们在那边也受益匪浅。
儿童保健科是专门面向儿童,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各种易发病提供咨询,保健服务,并为了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在饮食,营养,睡眠,运动等各方面给予各种建议,指导家长科学地养育子女。我们在这里了解了儿保科医生工作,他们细心地为每一名儿童建立成长档案,定期为他们体检,为家长仔细解释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
防治保健科是提供疫苗接种服务为主站点,接种各种计划内疫苗和自费疫苗,来接种大都是一些儿童,防保科为每个儿童建立数字化资料,并及时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家长带领孩子前来接种。我们在防保科了解了各种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次数,也帮助那里老师整理接种记录等资料,建立传染病报告等档案,是老师们得力助手,得到老师们一致赞扬。
医学类实习报告 篇2每次的实践总是伴随着辛劳和收获。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是我们现阶段接触社会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实践对我们的重要性。没有例外的,在这个寒假里,我自愿参加了实践活动,很高兴的,医院领导也提供给我了这个难得机会。这次我的目的地是××县××人民医院。
我秉持着增长见识;提供服务,奉献爱心;培养能力,锻炼自我;宣扬医学,服务百姓的宗旨,充分利用了实践的一周时间,走进医院,为病人提供了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相关帮助及服务,让病人及家属更好感受护理人员的魅力,身宣传单来与医了解医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特点及病人的生活和想法。
我这次的实践内容一共分为五大部分。
一、 熟悉医院的环境,了解工作流程。我第一天独自一个人熟悉整个医院的环境,以便于以后几天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我认真听取了医院里老医生的介绍,熟悉了医院各部门的职责和分部间的工作联系,了解其之间的相关配合及工作流程。在熟悉医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便按计划开始我的工作。在熟悉医院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都有差别,但是只有各部门各司其职并且合理配合才能使医院正常运转为患者服务,一旦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所以,以后我到了工作中就必须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并学会和其他人密切配合。
二、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并作相应的心理疏导。我们每天都和患者进行谈心,感受他们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和对医疗工作的感想,运用我们掌握的心理疏导的知识及技巧为他们做简单的心理疏导。为医患间筑起了沟通桥梁,院方也表示了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赏。通过沟通,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医患问题根结都在于双方不能互相理解和体谅。患者及家属对医生的工作生活不了解,所以容易产生对医务工作者的各种误会。同时,医务工作者也没能很好的及时与患者沟通,没能去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所以使矛盾产生。
三、 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悉心听取建议。我们不仅向身边的医护人员请教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宝贵的工作经验,还向他们咨询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及他们对他们现在工作的看法以及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了解到医学工作的严谨和辛苦,我们的工作关乎生命,所以我们要一丝不苟,也正因为这一特性,我们的工作就格外辛苦和劳累。可即使如此,我们依旧会学好练好,不畏辛苦,为患者服务。
四、 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协助治疗工作。我们在医生的允许下,定期对患者进行测血压量体温等检查,并听取医生对病人病情的分析。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知识,更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弥补了在校学生只可“纸上谈兵”的不足之处。
五、 宣扬医学养生之道。在现代社会,尽管国家开始逐步重视我们的医学养身,可百姓对此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熟悉度。所以我们通过发放前期准备好的医学养身宣传单来介绍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和有关冬季易患病的注意事项和防治方法。这一宣传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很多病人及家属都会认真阅读传单并向我们提出各种相关的疑问,在医生的帮助下,他们得到了满意的解答。
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从中我也得到许多启发和感悟,大体有以下几点:
一、挣钱的辛苦
这些天在住院部的实践,我们每天走来走去为病人服务,跟着医生学习,每天回到家都感觉累趴了。可是看看家长,他们同样工作的很累,可他们回到家还要给我们做饭做家务,他们才是真正的辛苦啊。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们怎能再任性再乱花钱惹父母生气!
二、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 ……此处隐藏1944个字……要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负责态度,尽量挽救生命。
在骨外科,我学会了常规的清创术、换药、包扎,熟悉了无菌操作和时刻警醒自己保持无菌观念。遇到手术,则跟随老师认真观看手术过程,熟悉了一些手术器械和 常规手术的原则和操作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作为二助跟邵先坊院长做一个“旋髂深”,看到邵院长精湛的手法和镇定自若的神情,不禁啧啧称赞。因为病人是个外伤的重症病人,除了股骨颈骨折之外,还有髌骨粉碎性骨折,清楚的记得当时就为固定已经四分五裂的髌骨一共打了8跟克氏针,虽然院长技术娴熟,但是做完整个手术也花了整整4个多小时,下台以后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整个人腿都是僵硬的,肚子也饿过头了...一方面感叹作为医生的不易,另一方面野为西医处理危急病人而采取的这种拯救措施称奇,确实有中医不及的地方。
在外科两个月之后,我又相继在心血管内科、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几个月的时间。熟练掌握了各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这些经历对我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临床诊断的时候使我能兼顾各方面的资料而更有把握地确诊疾病。
之后,就是到了我自己的专业科室--针灸推拿科 ,当时我是被分在门诊,跟门诊的负责人--年近50的夏乃年主治医师。夏老师不仅医术精湛,而且人也非常随和,所以科室其他老师和病人都亲切的称呼他“夏老”夏老对我非常关心和爱护,好比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不仅积极鼓励我克服心理障碍,勇于动手把理论知识用之于临床,但是又不是对我放任不管,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他的指导下,我迅速牢靠的掌握了专业知识,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不再是那种畏首畏尾的小学童了,也有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动力...跟随夏老侍诊期间,对科室的很多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用药以及用量都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记忆深刻的一点就是一个腰痛病人,时发时止已经很多年了,中西医看了不少,但是疗效欠佳。夏老在仔细做了各项检查后,确定使用他的成名疗法--“三拐五疗法”再配合针灸火罐,病人第二天就已经能自己走来做治疗,不到一个星期痊愈,随访几个月未见再复发,病人后来到院长那里给老夏送锦旗,称夏老“妙手回春”。
除此之外跟夏老的三个月时间,我还总结了些他的临床经验,比如说像火针疗法及其适应症,还有挑刺等等...其中药物灸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还是老夏的创新,病人反映疗效确切,而且成本也相比其他疗法更低廉,深得病人喜爱...当然这些治疗反方,包括药物灸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方法我都认真的记在了日记本上,因为这些都是我以后自己独立临床的宝贵经验...
虽然中医繁杂纷杳,不易掌握,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还是凭借自己实习以及期间对历代临床大家的书籍阅览所得的体悟和一份胆量,给几个亲戚
乡邻“小试 牛刀”,开了针灸加汤药,虽然不能说效如桴豉,但望闻问切一样不少。而且令我欣慰的是,一个头痛亲戚,在当地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个多星期,诊断不明,治疗也未见明显好转,每于疼痛发作时需以止痛药物方能暂时缓解,起初我也心里没底, 不过是自家亲戚也推让不过。在为她做了细致的诊察后,我也没敢轻易施药,而是再把类似名家医案收集起来认真对比参照,最后以头痛诊断病名,证属风热外感型,处以--芎芷石膏汤加减三剂,嘱煎三、五沸稍凉即取服,勿过煮。取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没举”之意。患者两剂药服完,迅即打来电话说头痛大减,已能入睡。当时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安稳了下来,当然在体会治愈病人那种极大的成就感之外也没忘记再以扶正治本之药收功。不过后来自己也确实好好总结了这个典型的病例,因为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魅力所在,谁说中医疗效都慢?也更加坚定了我走中医之路...
医学类实习报告 篇4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书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习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自己对能够体现“责任”的亮点格外关注。“病历报告”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习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文档为doc格式